沒有我,也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蔡嘉揚就讀神學院的第三年。當時他正在教會實習,舞台上又發生彈琴凸槌的窘況。蔡嘉揚哪裡忍得住,他像往常一樣,正準備火速即刻救援。神再次提醒,「不用你擔心,」這回,他瞬間降服。

都說藝術家有著天馬行空的氣質,用此形容集美術與音樂恩賜於一身的蔡嘉揚,著實貼切。或許因為小時候的家庭背景,無法讓蔡嘉揚盡情揮灑。他有遺憾、有失落,內心渴望能發揮所長的意念,有如排山倒海而來。

「神啊!我需要一個舞台發揮。」

「非我不可」的強烈使命感油然而生,蔡嘉揚看中舞台的程度超乎想像。

果不其然,每每看到演出者在台上被「卡住」(彈琴或唱歌能彈唱出來),導致無法順利演出。此時蔡嘉揚的音樂魂立刻上身,一馬當先衝到台上。經過他的畫龍點睛,果然舞台效果十足。

只要有蔡嘉揚,通通搞定。

「看吧,若不是有我,事情就會一直杵在那裡。」享受眾人掌聲的當下,蔡嘉揚沾沾自喜。

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幫助對方,但經過幾次經驗後,蔡嘉揚清楚聽到神在耳畔輕聲細語,「孩子,你不該去介入別人的事…」蔡嘉揚反駁,「可是他在台上,永遠無法完成任務啊!」

「沒關係,你以前也是這樣走過來的,不是嗎?」神對蔡嘉揚說。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蔡嘉揚就讀神學院的第三年。當時他正在教會實習,舞台上又發生彈琴凸槌的窘況。蔡嘉揚哪裡忍得住,他像往常一樣,正準備火速即刻救援。神再次提醒,「不用你擔心,」這回,他瞬間降服。

「主啊!祢的心意我完全明白。」蔡嘉揚豁然開朗。

為何會有如此戲劇化的轉折?蔡嘉揚露出神秘的笑容,「呃…這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喔!原來蔡嘉揚和神的互動早已昇華成家人,默契十足。有時無須多言,只要安靜來到神面前,傾聽祂的聲音。再次看到舞台上的畫面,自然就能解讀對方的心意;原來,神要蔡嘉揚「放手」。

單單屬於蔡嘉揚與神之間的「屬靈溝通模式」就此開啟。

從此,蔡嘉揚不再執著於完美主義。沒有他的參與,舞台整體呈現可能變得普通,甚至一點也不起眼,但又有何妨,「這是神的心意,祂正要造就某一個人。」蔡嘉揚甘心順服於神。

(蔡嘉揚為台灣學園傳道會同工)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傳福音

禱告二十七年,全家族信主

正當劉寄萍感到左右為難時,媽媽用不可置信的語氣對他說,「剛才有個人到我面前來,用台語跟我說,『不必擔心!根本不需要氣切,你會平平安安地出院。』」她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 

繼續閱讀 »
傳福音

使人遇見耶穌的旅伴

我對阿朗說,耶穌帶給我最深刻的愛和接納,內心的醫治、生命的改變。還有關心我的基督徒,他們的愛,使我經歷到耶穌是真神。每個人改變的過程都不同,最關鍵的是真心跟隨耶穌。

繼續閱讀 »
傳福音

祂不誤事

寒假後再次相聚,我詢問Mia是否有完成我給她的寒假作業:跟一個人分享四律。她說已經預備要跟小穎分享四律,「擇日不如撞日,就現在吧!」我當機立斷。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