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禱告二十七年,全家族信主
正當劉寄萍感到左右為難時,媽媽用不可置信的語氣對他說,「剛才有個人到我面前來,用台語跟我說,『不必擔心!根本不需要氣切,你會平平安安地出院。』」她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
和許多信二代一樣,程怡慈有著類似的背景;傳承信仰,理所當然。媽媽信主後為她鋪好「信仰之路」,於是程怡慈與學園有了第一次接觸。
起初程怡慈對信仰一知半解,「短宣對我而言,根本毫無概念。」直到大二暑假參加竹南短宣,為她開啟傳福音的新視野。
「開口禱告是我屬靈生命的大突破和挑戰,」程怡慈說,在參加短宣之前,只要有服事就需要輪流禱告,這時他就會緊張到不知所措,根本不敢開口,只能在心裡默念…
沒想到在短宣隊一起服事實時被鴨子趕上架,每個人都要開口禱告,「這下可好!」程怡慈腦袋空空如也,豁出去了,她試著勇敢開口禱告,「哇!那一刻忽然有種完全釋放,輕鬆無比的感覺。」
才跨過一個關卡,新挑戰接著就來,「什麼?跟陌生人用四律傳福音,這未免太尷尬了!」程怡慈很怕被拒絕,遲遲不敢行動。經過同工的鼓勵,她鼓起勇氣分享四律,看到有人決志並熱烈討論信仰,令程怡慈激動不已。
短宣回來之後,程怡慈滿腔熱血投入服事;關心大一的學妹,花時間陪伴與造就, 雖然最後因學妹個人因素無疾而終,「沒關係,這是屬靈生命成長必經之路。」程怡慈很感謝有這段挫折的學習。
程怡慈當然沒有錯過LTI(大學領袖訓練營)盛會,在營會中和來自全國各校的學生,因著有共同的異象,每一次的敬拜、禱告和小組分享,都令她激動不已,「我的靈再次被挑旺起來,」程怡慈充滿喜樂。
沒想到一次的感情挫折,讓程怡慈痛徹心扉,「感謝主!因著學園團契弟兄姊妹的陪伴,使我重新振作。」從此,程怡慈懂得主動關心別人,願意付出所有,更積極傳傳福,立定心志成為神所喜悅的人。
正當劉寄萍感到左右為難時,媽媽用不可置信的語氣對他說,「剛才有個人到我面前來,用台語跟我說,『不必擔心!根本不需要氣切,你會平平安安地出院。』」她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
提到澎湖,你會想到什麼?花火節、水上活動還是淒美的愛情故事…
對學筬來說,到澎湖短宣一個半月,是他屬靈生命的大躍進。
這是一個被遺忘的小島,住著一群被遺忘的人。很多人來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短宣,頂多一兩週就回台灣。頭殼壞掉才會想待下來,殊不知,島上毒品氾濫、性混亂,令人望之卻步。
年輕人打架是家常便飯,造成許多內耗、不合一。學筬在「異象之旅」後,毅然決然地學習做領袖,帶著兩位畢業生開始接受不可能的任務。
學校團契社團斷層,迎新活動來了十幾人,卻只有三、四人留下來,社員少得可憐。「他們很特別,不是有情緒障礙,就是內心受傷者。」學筬回想。
學生有憂鬱症,不斷說重複的話,需要常常陪伴。每天聆聽重複的話,「聽到懷疑人生!」學筬說苦笑,若非從神而來的愛與接納,真的沒辦法繼續關懷下去。
憑著單純的傻勁、耐著性子,學筬每天不厭其煩地傾聽學生的千篇一律:不是這個人得罪他,就是那個人傷害他…漸漸地,學生對學筬開始掏心掏肺。
「嗯,時候到了 !」學筬見機不可失,不急不徐地拿出四律,跟學生娓娓道來,聽著聽著,學生慢慢打開心扉,欣然接受耶穌成為他生命的救主。
經過學筬不斷地陪伴,不停地禱告,終於結出屬靈的果子。學生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不僅從憂鬱便喜樂,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生命改變後,主動使用四律傳福音,樂於分享自己如何經歷神。
看到學生的蛻變,學筬不由的想到自己,也曾被世界吸引而離開上帝,活脫是個失而復得的浪子,「他不壞,他是我弟兄。」學筬有感而發。
有了這段漂泊的日子,學筬很珍惜回到神的懷抱。
「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加福音 22:32)
有了神的話做後盾,學筬更堅定回應神的呼召。如今,他甘心樂意委身大學事工,為主所用。
(作者為學園傳道會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