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遇見耶穌的旅伴

我對阿朗說,耶穌帶給我最深刻的愛和接納,內心的醫治、生命的改變。還有關心我的基督徒,他們的愛,使我經歷到耶穌是真神。每個人改變的過程都不同,最關鍵的是真心跟隨耶穌。

如果認識神是一段旅程,那麼,最重要的是神,其次就是:旅伴。 

短宣第二天,在「台灣之夜」活動的小組裡,我認識了阿朗。當我問大家:「如果耶穌就在這裡,你最想請他幫你做什麼?」阿朗坦白的回答:「我希望他幫助我,放下對父母的仇恨。」

阿朗的父母都是信主的基督徒。然而,在阿朗上國中之前,卻時常經歷父親的毒打。甚至父親給阿朗一個十字架:「如果你覺得快要被我打死了,就朝我舉起十字架。」

阿朗曾有數次舉起十字架的時候,父親的確咬牙切齒的停了下來。令人難過的是,就連這救命的方法,竟然都還有使用次數的限制。阿朗因此質疑,神竟帶出這樣的信徒嗎?這是真神嗎?

到東京求學後,阿朗遇到了關心他的基督徒阿姨。阿姨鼓勵他參加台灣之夜,也跟短宣隊約定了福音約談。在吉野家餐廳裡,我和阿朗分享了人生經歷,談到他受的傷,和我如何被耶穌醫治。

我對阿朗說,耶穌帶給我最深刻的愛和接納,內心的醫治、生命的改變。還有關心我的基督徒,他們的愛,使我經歷到耶穌是真神。每個人改變的過程都不同,最關鍵的是真心跟隨耶穌。

我問阿朗:「如果耶穌就在這裡,你最想問他的是什麼?」阿朗說:「就問該隱殺死亞伯,上帝為何放任吧。」我原本想回答,但最後我問:「如果能解答這個問題,會對你有幫助嗎?」阿朗回答:「其實應該沒有什麼幫助。」

於是我慢慢的、誠懇的說:「我認為,上帝是有個性的上帝。你真正關心的問題,他最有可能回答你。我想問問看,你真正關心的問題是什麼呢?」阿朗認真思考,然後說:「那我沒有辦法告訴你,因為我想到的,都是會令人很不舒服的問題。」

我告訴阿朗:「沒關係,我只是想關心你,還有幫助你想想看,你真正關心的問題,讓你可以自己問耶穌。」阿朗非常感謝我們的關心,我也邀請阿朗決志信主。但阿朗說,心裡有說不出的抗拒,沒辦法馬上接受。我告訴阿朗,我可以了解,以後歡迎在線上一起讀聖經、認識神。

奇妙的是,阿朗不但來參加短宣最後一天的晚會,主動找我們聊天,會後也傳訊感謝我們。他在訊息裡說:「我能察覺心裡的變化,我願意開始相信,也願意用一點時間讀聖經,想問你方便讀經的時間。」

短宣之後,阿朗是第一個跟我約在線上讀聖經的人,現在正要約第二次。兩週之間,他自己已經從馬太福音第1章讀到第18章,他的心也更加謙卑、更少質疑神。不過,他的生活中也出現了新的挑戰,跟宿舍室友的關係讓他很難熬,他需要代禱,也需要學習更深信靠神。

有些人沒有馬上信主,並不是因為無可救藥的剛硬,而是在他認識神的旅程中有困難險阻。他們也需要聽見福音、主動關懷、真誠陪伴、繼續認識神的機會,就與那些馬上信主的人一樣。

我常用一句話鼓勵自己和青年基督徒:「主動關懷傳福音、決志與否都讀經。」在認識神的旅途上,一個人或許走得快,但有旅伴才能走得遠。對剛開始的、慕道初信的朋友,更是如此。我期許自己,成為「使人遇見耶穌的旅伴」,陪伴這些朋友閱讀聖經、認識神、遇見耶穌。(圖左一:台灣學園傳道會同工游子毅)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傳福音

祂不誤事

寒假後再次相聚,我詢問Mia是否有完成我給她的寒假作業:跟一個人分享四律。她說已經預備要跟小穎分享四律,「擇日不如撞日,就現在吧!」我當機立斷。

繼續閱讀 »
傳福音

行動的力量

大二下學期熊以約繼續參與學園復活節的擺攤,參與每週在校園對陌生人的福音出擊,發送The four、分享四律。透過有效的傳福音工具和資源,熊以約跟著學、跟著做,從原本的膽怯變勇敢,信心越發加增。 

繼續閱讀 »
傳福音

這裡有愛

除了福音活動,我們每週還有小組聚會,一起讀經、禱告和分享生活,彼此鼓勵、互相扶持。透過參與每週的小組查經和各種聚會,使我對聖經有更深入的了解,更深知傳福音的重要。

繼續閱讀 »

使人遇見耶穌的旅伴

我對阿朗說,耶穌帶給我最深刻的愛和接納,內心的醫治、生命的改變。還有關心我的基督徒,他們的愛,使我經歷到耶穌是真神。每個人改變的過程都不同,最關鍵的是真心跟隨耶穌。

提到澎湖,你會想到什麼?花火節、水上活動還是淒美的愛情故事…

對學筬來說,到澎湖短宣一個半月,是他屬靈生命的大躍進。

這是一個被遺忘的小島,住著一群被遺忘的人。很多人來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短宣,頂多一兩週就回台灣。頭殼壞掉才會想待下來,殊不知,島上毒品氾濫、性混亂,令人望之卻步。

年輕人打架是家常便飯,造成許多內耗、不合一。學筬在「異象之旅」後,毅然決然地學習做領袖,帶著兩位畢業生開始接受不可能的任務。

學校團契社團斷層,迎新活動來了十幾人,卻只有三、四人留下來,社員少得可憐。「他們很特別,不是有情緒障礙,就是內心受傷者。」學筬回想。

學生有憂鬱症,不斷說重複的話,需要常常陪伴。每天聆聽重複的話,「聽到懷疑人生!」學筬說苦笑,若非從神而來的愛與接納,真的沒辦法繼續關懷下去。

憑著單純的傻勁、耐著性子,學筬每天不厭其煩地傾聽學生的千篇一律:不是這個人得罪他,就是那個人傷害他…漸漸地,學生對學筬開始掏心掏肺。

「嗯,時候到了 !」學筬見機不可失,不急不徐地拿出四律,跟學生娓娓道來,聽著聽著,學生慢慢打開心扉,欣然接受耶穌成為他生命的救主。

經過學筬不斷地陪伴,不停地禱告,終於結出屬靈的果子。學生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不僅從憂鬱便喜樂,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生命改變後,主動使用四律傳福音,樂於分享自己如何經歷神。

看到學生的蛻變,學筬不由的想到自己,也曾被世界吸引而離開上帝,活脫是個失而復得的浪子,「他不壞,他是我弟兄。」學筬有感而發。

有了這段漂泊的日子,學筬很珍惜回到神的懷抱。

「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加福音 22:32)

有了神的話做後盾,學筬更堅定回應神的呼召。如今,他甘心樂意委身大學事工,為主所用。

(作者為學園傳道會同工)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傳福音

成為神使用的器皿

在造就過程中,我自己也得著成長。透過陪伴小組成員閱讀造就材料,我反思自己的信仰,並學習傾聽、關懷他人的需求,更多倚靠神的智慧與力量。

繼續閱讀 »
傳福音

跨出第一步

我很享受在營會中,小組的靈修分享時間。因著彼此代禱,讓我們互相更加認識。最後在「列名單」的環節, 我告訴自己,要在生活中持守大使命,並主動將福音分享給身邊的人。我領悟到傳福音的使命、信心、禱告與勇氣。

繼續閱讀 »
傳福音

勇敢向前走

那時我心中燃起憐憫之心,渴望藉著基督的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找到溫暖和歸屬感。其實,我以前也像他們一樣,只是校園角落的一份子,對他們處境更能感同身受。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