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陪伴,遇見耶穌

我對阿朗說,耶穌帶給我最深刻的愛和接納,內心的醫治、生命的改變。還有關心我的基督徒,他們的愛,使我經歷到耶穌是真神。每個人改變的過程都不同,最關鍵的是真心跟隨耶穌。

如果認識神是一段旅程,那麼,最重要的是神,其次就是:旅伴。 

短宣第二天,在「台灣之夜」活動的小組裡,我認識了阿朗。當我問大家:「如果耶穌就在這裡,你最想請他幫你做什麼?」阿朗坦白的回答:「我希望他幫助我,放下對父母的仇恨。」

阿朗的父母都是信主的基督徒。然而,在阿朗上國中之前,卻時常經歷父親的毒打。甚至父親給阿朗一個十字架:「如果你覺得快要被我打死了,就朝我舉起十字架。」

阿朗曾有數次舉起十字架的時候,父親的確咬牙切齒的停了下來。令人難過的是,就連這救命的方法,竟然都還有使用次數的限制。阿朗因此質疑,神竟帶出這樣的信徒嗎?這是真神嗎?

到東京求學後,阿朗遇到了關心他的基督徒阿姨。阿姨鼓勵他參加台灣之夜,也跟短宣隊約定了福音約談。在吉野家餐廳裡,我和阿朗分享了人生經歷,談到他受的傷,和我如何被耶穌醫治。

我對阿朗說,耶穌帶給我最深刻的愛和接納,內心的醫治、生命的改變。還有關心我的基督徒,他們的愛,使我經歷到耶穌是真神。每個人改變的過程都不同,最關鍵的是真心跟隨耶穌。

我問阿朗:「如果耶穌就在這裡,你最想問他的是什麼?」阿朗說:「就問該隱殺死亞伯,上帝為何放任吧。」我原本想回答,但最後我問:「如果能解答這個問題,會對你有幫助嗎?」阿朗回答:「其實應該沒有什麼幫助。」

於是我慢慢的、誠懇的說:「我認為,上帝是有個性的上帝。你真正關心的問題,他最有可能回答你。我想問問看,你真正關心的問題是什麼呢?」阿朗認真思考,然後說:「那我沒有辦法告訴你,因為我想到的,都是會令人很不舒服的問題。」

我告訴阿朗:「沒關係,我只是想關心你,還有幫助你想想看,你真正關心的問題,讓你可以自己問耶穌。」阿朗非常感謝我們的關心,我也邀請阿朗決志信主。但阿朗說,心裡有說不出的抗拒,沒辦法馬上接受。我告訴阿朗,我可以了解,以後歡迎在線上一起讀聖經、認識神。

奇妙的是,阿朗不但來參加短宣最後一天的晚會,主動找我們聊天,會後也傳訊感謝我們。他在訊息裡說:「我能察覺心裡的變化,我願意開始相信,也願意用一點時間讀聖經,想問你方便讀經的時間。」

短宣之後,阿朗是第一個跟我約在線上讀聖經的人,現在正要約第二次。兩週之間,他自己已經從馬太福音第1章讀到第18章,他的心也更加謙卑、更少質疑神。不過,他的生活中也出現了新的挑戰,跟宿舍室友的關係讓他很難熬,他需要代禱,也需要學習更深信靠神。

有些人沒有馬上信主,並不是因為無可救藥的剛硬,而是在他認識神的旅程中有困難險阻。他們也需要聽見福音、主動關懷、真誠陪伴、繼續認識神的機會,就與那些馬上信主的人一樣。

我常用一句話鼓勵自己和青年基督徒:「主動關懷傳福音、決志與否都讀經。」在認識神的旅途上,一個人或許走得快,但有旅伴才能走得遠。對剛開始的、慕道初信的朋友,更是如此。我期許自己,成為「使人遇見耶穌的旅伴」,陪伴這些朋友閱讀聖經、認識神、遇見耶穌。

福音約談:台灣學園傳道會同工游子毅(左),慕道友小馬(中),關心小馬的基督徒阿姨(右)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傳福音

牽孩子的手,走向街頭傳福音

最讓我最難忘的是,當我聽著詩歌流下眼淚時,兒子默默用手遮住我的眼睛,小聲說:「媽媽,不要再看歌詞了,我會捨不得妳哭。」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孩子的貼心與溫暖。 

繼續閱讀 »
傳福音

分享的快樂加倍的多

東京天氣很熱,我們在街頭發單張並傳福音著實辛苦,但每個隊員都盡力服事神,甚至因此中暑、感冒和發燒,但神的平安充滿我們,因此每個生病的隊員都很快就恢復,再繼續服事。

繼續閱讀 »
傳福音

愛在他鄉

雖然張詠忻對如何傳福音不得其門而入,但卻阻擋不了她想渴望傳福音的滿腔熱血。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張詠忻聽到學園有在教導如何傳福音,「這就是我想要的,」她二話不說,立馬加入學園的真槍實彈傳福音訓練。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