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場廣大 差遣迫切

會說中文、英文、日文、再加上閩南話的我,因為聽不懂老闆的新加坡英文和潮州話而比手畫腳了老半天。極少掉東西的我,也在三個星期內,就丟了錢包。受訓到一半的時候因為簽證問題,我差點被遣送回國。最後,我終於了解,跨文化訓練課程,不是幫助我學習甚麼得人的策略,最大的意義是─預備一個宣教士能擁有開闊的心胸與謙卑學習的態度。」

在柬埔寨,父母把女兒賣為童妓時有所聞;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女孩因嫁妝太少而遭夫家殺害;日本每年有超過三萬起自殺案,互不相識的年輕人透過網路相約集體自殺……,需要有人讓他們認識上帝的愛,那個人是你嗎?至今全球仍有近30%的人,從來沒有機會聽見耶穌,但只有3%的宣教士在其中,在學園,一位剛結訓的同工得一人面對一萬七千多人的大學禾場。

在馬太福音第九章中,耶穌提醒我們要有打發工人的迫切,因「打發」動作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如趕出、丟出、推出或逐出的強烈力道。而學園大使命訓練中心,為了回應這強烈打發工人的需要,藉著訓練新同工,栽培出靈命和事工都能健康成長的全職工人。訓練聚焦於兩大區塊:愛神愛人的心和屬靈運動(得人、造就、差遣)的果效。

跨文化也跨越自我疆界

為了更好的面對不同禾場的挑戰,學園提供給每位宣教士跨文化訓練,讓他們前往目的地前,先至新加坡集訓三個月,以下摘錄宣教士小育的見證:
「跨文化的訓練課程,不是在室內吹冷氣,我們訓練的教室,是整個新加坡。我們到街上實際訪問不同的族群,參觀不同的宗教殿堂和他們崇拜的方式。我們實際與人互動,為了要了解不同族群的人與他們的文化。課本上的內容,給我原則;但真正的訓練,是我在外走訪的每一天。

會說中文、英文、日文、再加上閩南話的我,因為聽不懂老闆的新加坡英文和潮州話而比手畫腳了老半天。極少掉東西的我,也在三個星期內,就丟了錢包。受訓到一半的時候因為簽證問題,我差點被遣送回國。最後,我終於了解,跨文化訓練課程,不是幫助我學習甚麼得人的策略,最大的意義是─預備一個宣教士能擁有開闊的心胸與謙卑學習的態度。」

人人皆可是「那個人」

我們對宣教的認識正在擴展,一生的工人,不只侷限於全職服事。在各行各業裡,仍能以神兒女的身份來完成神所給的獨特呼召。如同亞伯拉罕被神所召之時,他是牧場工人;約瑟、但以理是國家領袖;初代教會的司提反是飲食總管……,這些職份都與全職服事一樣重要,也一樣獨特。我們需要做的,是帶著神的呼召服事,在所處的位份上,透過工作來見證神。我們在一個失喪的世界,還有太多需要等著你我來回應。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耶穌的大使命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呼召。按著神的呼召,來回應祂、榮耀祂吧!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領袖發展

領導力始於了解自己

當有人要求我擔任領導角色時,我有兩種情緒:我很榮幸他們願意邀請我,但同時我又擔心自己不能做好。
我曾經答應擔任領導職務,但馬上就有一種沉重的感覺,覺得自己無法堅持到底。當我準備好這個角色時,那種沉重的感覺持續了好幾個月。

繼續閱讀 »
靈命成長/基督徒生活

長期單身如何成為一種美麗和尊嚴的召喚

聖經教導說,上帝呼喚一些人保持單身是有目的的,而這種呼喚可以持續一生。

在聖經中,未婚人士有更多的時間奉獻給上帝並履行祂的使命。對耶穌來說,獨身和長期單身並不是詛咒,而是服務上帝和祂的使命的美好而有尊嚴的召喚。

繼續閱讀 »
靈命成長/基督徒生活

渴望旅行,渴望上帝

神渴望賜給我們豐盛且滿足的生命。但當我們只是在尋找「祝福」而不是「賜福的那一位」時,我們的靈魂就無法經歷到我們被創造出來真正該擁有的滿足。 我們受造是為了與神建立關係。 我們之所以渴望「旅程」,是因為神在我們內心深處放下了一個尋找祂的渴望。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