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研讀聖經時,有一個有效的基本模式可以遵循:觀察、解釋和應用。
這一點是直截了當:觀察經文的段落說些什麼和描述的內容。首先,閱讀部分經文,然後針對該段經文進行初步的觀察:經文中的人物是誰?發生了什麼事件?事件發生在哪裡?當你用不同顏色的圓珠筆信手為經文下標注時,記得回顧和重新審視你從老師那兒學到的各種相關的理論或知識,並反問自己一些基本的問題:
我永遠記不得「如何」(How)這個詞,因為在英文中它以“h”開頭而不是“w”開頭。也許你也是如此。果真如此,那也沒關系。以上只是理解閱讀的一般模式,它並非最科學化或是唯一一種標準模式。一旦你對上述其中一些問題有所感悟,就要留意關鍵詞或短語,重複出現的詞彙,帶有對比和比較、總結和結論的字眼(例如「以便」,「有鑑於此」等等)。
要經常從觀察進入解讀。嚴格來說,觀察是指試圖理解內容所述為何,而解讀則是指全面理解內容的意涵。
根據你在觀察經文時所學到的,接著嘗試辨別這段經文的主要含義 – 聖經作者想要傳達的內容以及神通過聖經作者想要傳達的內容。其中一個特別有成效的方法就是提出問題,像是「經文中強調或想要糾正的罪惡」、「破敗或墮落狀態是什麼?」、「行為背后隱藏什麼深刻的罪惡?」和「是什麼促使作者寫這篇文章?」記住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發現經文的主要含義。
那麼,這段經文怎樣適用於你或他人?你需要採取什麼行動,才能將神的話語直接應用於生活中?
我在這裡提出一些建議。我認為我們的反思往往只是在一些應該作出改變的行為或習慣的表面上盤桓。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往往更為重要的應用其實存在於我們與上帝的連結裡 – 我們如何在祂的恩典裡體驗祂,或是在祂的位格或應許裡信靠祂。因此,我喜歡通過禱告回應某些問題,以便在我與神同行時能夠加以應用。
我特別喜歡思想最後這個問題:耶穌如何回應或解決我在罪這方面所遇到的問題?問這樣的問題,通常是不會陷入什麼太大的神學困難的。
當我們體驗到上帝對我們無條件的愛,這是份禮物而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努力,我們有了上帝為模範,能學習像上帝愛我們那般地去愛別人,而上帝對我們的愛應該影響我們愛別人的方式,無論是認識基督的人,還是不認識基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