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要舉辦禱告會?
無論我們的靈命成熟度如何,與神連結是重要的。禱告是一種獨特且活潑的方式,在每天生活中,我們藉著禱告經歷與神的連結。禱告會的成功在於人們憑信心聚集,把結果交託給神,並信靠神的回應。成功
不是取決於出席人數,說禱詞的流利程度,或聚集的時間長短。
人們在幾秒鐘內就會決定是否要與你的社群媒體貼文互動。如果你想用能讓人停止滑動的內容吸引受眾,就必須精通撰寫引人入勝的文案。
那麼該怎麼做呢?
現今人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和金魚一樣——只有9秒。如果你無法在第一句話就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就已經失去他們了。在文案的前幾個字快速傳達有趣或令人興奮的內容很重要。
在發文之前,先思考你的受眾為什麼可能對你的內容感興趣。他們是否本來就傾向與這個主題互動?因為在社群媒體上,我們經常習慣和自己相似的人交談。
此外,在事工中,你常常使用社群媒體將自己的議程強加給他人。請考慮你的受眾在屬靈上處於什麼階段,並誠實地問自己你談論的主題對他們來說是否有趣。你的貼文如何帶給他們祝福,如何能服事他們?為他們的生活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以鼓勵他們看見自己與你以及與基督的關係如何成長。
社群媒體完全關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而人們對與機器人互動不感興趣。當你代表你的事工或教會時,透過使用「我們相信」、「我們重視」、「我們熱愛」等詞彙來展現你的人性。你的姿態應該是注重關係與互動。人們往往更常回應能喚起情感的貼文。在你的寫作中可以多加傳達內心和感受。
與其陳述一個事實,不如說「這是你可能不知道的事」。聚焦在一個主題上,並請他們回應。 在邀請人們回應時,要考慮你與受眾的關係。給人們機會簡單的方式回應,逐步引導到更大的請求。 務必避免使用「留言」、「分享」或「按讚」等字眼。基本上,任何聽起來過於急切的內容都會被Facebook動態消息演算法懲罰,該演算法會偵測並降低點擊誘餌的權重,使這些貼文觸及更少的人。請使用其他詞彙,例如「探索」、「查看」、「轉發」和「回覆」。
能夠寫較長的貼文並非代表你就應該這麼做。人們往往會略過感覺像論文的貼文。刪除不必要的字詞。有些人喜歡在Instagram中用「。」來創造分行,這樣文字就不會顯得一大段。如果你要繼續寫第二段,花點時間問問自己,當人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很短時,他們為什麼會想繼續閱讀。
社群媒體上有一種傾向,就是媒體、頻道內容都圍繞著自己。會很容易把自己的事工塑造成英雄,以自我為中心;而非基督或其他人。人們可以從你的社群媒體文案和分享的內容中感受到你的立場,這會影響他們與你的互動方式。要展現其他人是如何為基督而活,可以突顯不同的聲音,而非總是關注同樣幾位領袖,也可以不時轉發來自不同事工的內容。
社群媒體的目的最終是要獲得受眾的注意,吸引他們關注到你的貼文,並且能引導他們與貼文互動,增高貼文文案的精采度是每位社群媒體小編刻不容緩的努力!

無論我們的靈命成熟度如何,與神連結是重要的。禱告是一種獨特且活潑的方式,在每天生活中,我們藉著禱告經歷與神的連結。禱告會的成功在於人們憑信心聚集,把結果交託給神,並信靠神的回應。成功
不是取決於出席人數,說禱詞的流利程度,或聚集的時間長短。

當我們求神在我們生命裡培養3G的生活方式時,最後要記住兩件事。首先,若我們渴望親密地和上帝同行,聆聽祂的聲音,我們就需要浸泡在神的話語裡。
第二,上帝的話和上帝的靈總是一致的,要與聖靈同行,就要讓上帝的話住在我們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