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因父親身體的需要,我們家開始申請印尼移工,來家裡協助照顧爸爸。剛開始我對印尼移工沒有任何福音的使命或責任,我只是很自然地會跟她說,我是基督徒、在教會工作!沒想到,第一任印尼妹妹結束任期要回家前,竟然跟我說:姐姐,我回家要受洗成為基督徒!這件事帶給我很大的鼓勵,原來我的生活見證,也可以祝福一位穆斯林國家的印尼移工!
第二任印尼妹妹來我家不久,爸爸的身體狀況已經惡化,必須住在呼吸照顧病房。有一次,教會的牧師跟我一起回家探訪爸爸,出乎我的意料,牧師竟然對印尼妹妹唱起印尼文的兒歌,也跟她打招呼!當時,我感到既羞愧又興奮!羞愧的是,印尼妹妹來我們家,我竟然只想到她們應該學習我們的語言;興奮的是,原來我可以透過學習她們的語言,跟她們做朋友,認識她們的文化!
於是,我展開了學習印尼語的行動:印尼妹妹成為我的老師,教我唱印尼兒歌、說日常印尼用語。每次我用很笨拙的顫舌音學習印尼語的時候,總是讓印尼妹妹哈哈大笑!但是她會一次又一次耐心地教我,也會像老師一樣考我。這樣的互動拉近了我與她之間的距離,我們之間不再是雇主與勞工的關係,反而更像是學生跟老師的關係,姐姐和妹妹的關係,也很像家人!
印尼妹妹來我們家之後,媽媽不只教印尼妹妹很多本地廚藝,她也開始教印尼妹妹學習寫中文字。當我看到印尼妹妹努力學習寫中文字、學習說中文,我的心很被鼓勵。我覺得她們來到台灣就像是宣教士–要面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必須學習語言、適應文化,甚至必須放下自己的需要。我不禁反問我自己,身為上帝的兒女,我願意為她們的緣故,付出什麼代價來愛她們?
因為這個動機,促使我想要更積極地去接觸,我身邊其他的印尼妹妹們。我用有限的印尼話跟她們打招呼、聽到她們以笑容回應;對她們唱出我會的幾首印尼兒歌,讓她們感覺彷彿回到家鄉!
雖然我沒有辦法直接跟她們分享福音,但是我真的非常珍惜每一個接觸她們的機會,讓她們不像是在長輩旁邊的空氣,被我們忽略。她們是一個人,一個可愛的存在,甚至,她們也是我們的家人!
很感恩,最近基督教書房出版了抄寫聖經的本子,我開始想到,可以買抄寫聖經本子回家,讓我們家的印尼妹妹練習寫字。等她抄寫完,我再嘗試跟她解釋她所抄寫的內容。
我們家印尼妹妹已經開始抄寫創世紀,雖然目標的進展有點緩慢,我也無法完全表達聖經的內容,但我仍然感謝主,透過這個媒介,我們建立了交流信仰的管道!因此,我也更有勇氣去了解她的信仰背景,還有她自己信仰的價值觀。
因為我們家的印尼妹妹,我有機會認識在我們鄉下社區裡的幾個印尼妹妹!現在,她們都叫我「姐姐」。能夠跟她們建立這關係網絡,讓我也更期待,在聖誕節期跟她們分享上帝的愛,因為她們都成了遠離家鄉的遊子。但願她們也能體驗上帝對她們的看重、關注,以及為她們所賜下的這份愛的禮物。
♦ 作者為學園傳道會禱告事工傳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