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要舉辦禱告會?
無論我們的靈命成熟度如何,與神連結是重要的。禱告是一種獨特且活潑的方式,在每天生活中,我們藉著禱告經歷與神的連結。禱告會的成功在於人們憑信心聚集,把結果交託給神,並信靠神的回應。成功
不是取決於出席人數,說禱詞的流利程度,或聚集的時間長短。
社群媒體是個很棒的工具,但也可能成為有害的工具。
我們的目標是透過社群媒體展現上帝的愛並分享福音,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造成傷害。
在這個留言頻繁、意見多元的環境中,若這是我們的目標,那麼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時,我們需要留意哪些事情呢?
以下這六點,若能妥善運用,可以幫助你的社群貼文更有影響力、蓬勃發展。
Instagram 用戶往往是高中生和大學生。Facebook 的年齡範圍則涵蓋了更年長的受眾。因此,有些內容更適合 Instagram 而非 Facebook,反之亦然。
如果你的受眾年紀較長,那麼發布更嚴肅或更發自內心的內容會更合理。
了解你受眾的語言,以及他們在尋求什麼——無論是鼓勵、想了解擁有信仰的意義,或是關於上帝是誰的答案。
同樣的貼文表達, Instagram 的內文更短,可以善加使用表情符號,而 Facebook 的內文可更長,也更真摯。
那麼,你該如何更深入地了解你的受眾是誰呢?
研究是了解受眾的好起點,但這只是開端。接下來,你必須透過不斷的嘗試與成功的經驗來前進。
透過追蹤追蹤者的參與度,找出與他們相關的內容。他們「按讚」了哪些貼文?哪些貼文沒有獲得很多讚?他們會留言嗎?如果會,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永遠不要忘記,當你在評估追蹤者參與度的同時,他們也在評估你。你的追蹤者想知道他們是否能信任你。
在面對你的受眾時,信任是極其重要的
你的追蹤者會(有意識或潛意識地)都會評估你發布的內容,看它是否值得信任、是否不冒犯他人。
因此,每次發文時都要牢記維護這份信任。信任一旦被破壞,就很難重建;但若贏得了信任,它將成為你與追蹤者之間強而有力的連結。
社群媒體上的人們,喜歡看到組織機構對時事有所回應與關注。
要知道哪些事件值得發文談論,有時並不容易。但當我們回應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時,是有責任的代表基督徒的立場。
回應的速度也是關鍵。如果對某些時事回應不夠及時,就可能讓人覺得你或你的組織機構漠不關心。
我們必須留意世界、社區或學校周遭正在發生的事。如果忽視這一點,可能會有損你與受眾之間建立的關係。另一個可能有損你與受眾關係的方式,就是讓你的挫折或情緒出現在貼文的內容中。
當你在社群帳號上回應事件、留言或批評時,請記得你所代表的不只是某個機構,更重要的是——你代表耶穌。
即使在別人不友善時,也要保持恩慈和善。社群媒體不是爭論的地方。重要的是要明白,你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只有上帝能。
你可以透過回應的方式,去善對那些看似是你的「黑粉」、「酸民」的人。一個好的經驗法則是,在回應他們之前,先為他們禱告。
為他們禱告會提醒你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福音。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約翰福音 13:34)
我們蒙召要用愛心說誠實話,並且彼此相愛。有時這很難做到,尤其是當別人正在或感覺像在——攻擊你的時候。
然而,將福音謹記在心,當我們以福音的角度看待世事,並倚靠聖靈所賜的力量,就能使我們能夠真實地去愛與關懷他人。

無論我們的靈命成熟度如何,與神連結是重要的。禱告是一種獨特且活潑的方式,在每天生活中,我們藉著禱告經歷與神的連結。禱告會的成功在於人們憑信心聚集,把結果交託給神,並信靠神的回應。成功
不是取決於出席人數,說禱詞的流利程度,或聚集的時間長短。

當我們求神在我們生命裡培養3G的生活方式時,最後要記住兩件事。首先,若我們渴望親密地和上帝同行,聆聽祂的聲音,我們就需要浸泡在神的話語裡。
第二,上帝的話和上帝的靈總是一致的,要與聖靈同行,就要讓上帝的話住在我們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