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咖啡種植商的故事
那時我告訴該城市的市長,二個月後我會帶一些加拿大職場領袖回來,我們想為這國家前100名的重要人士舉辦「領袖影響力論壇」,我們提供很好的領導力講座,同時也會分享成為好領袖所應需具備的能力與品格。因為我們相信能活出這種生命的力量是源自於個人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我說:「市長你的工作是邀請這100位重要人士前來,我則是把能提供這些幫助的商人帶來。」
文│ 學園同工 Bettine 2013-2014 創啟地區實習十一個月
大學時透過學園的造就,以及在各樣聚會中,不斷接觸到海外宣教的需要,漸漸「海外宣教」深入我心,便在大四那年報名了「海外異象短宣隊」。
在十多天與當地的事工及宣教士接觸,讓我看見台灣禾場以外的福音需要,也被宣教士埋在當地二十多年的生命感動。畢業前夕,經過尋求後,我決定先 申請在「海外創啟地區實習」一年,同時繼續尋求未來的方向。
在海外實習期間,我與當地門徒建立關係、造就他們,經驗到與神同工的喜樂及果效!我看見門徒開始帶領學弟妹積極的傳福音,有些人甚至願意憑信心前往更封閉的地區短宣,而海外生活也讓我有機會操練忍耐及毅力的品格。
給正在尋求未來的您,我禱告求神使用海外實 習的環境陶塑您的生命,使您得以參與當地的屬靈運動,同來協助完成大使命。
欲了解「海外短期實習宣教士 / 三個月至未滿一年」 請點此
臺灣女孩走進南蘇丹──黃凱琳
文│ 陳惠琳牧師.花蓮宣教中心主任
學園傳道會的創會哲理──「得著今日的大學生, 改變明日的世界」,迄今仍然是我們大學事工最深的 信念與渴望。
今年一月,《聯合報》專文報導了兩名 23 歲台 灣女孩,她們親赴南蘇丹,帶回來這些因戰亂飽受饑 荒之苦,生存威脅的難民故事,透過身歷其境的分享, 期待能為在苦難中的孩子做些什麼。
其中的凱琳,就是東華大學學園團契的優秀門徒。在她大一時我們帶她信主,爾後她繼續在團契中成長,參與國內外短宣。今年一月中,凱琳又再次前往南蘇丹更危險的地區,繼續紀錄孤兒院的情況,持續參與在改變南蘇丹難民的工作。
作中。 當凱琳回到東華團契分享,那天晚上我很感動,感謝 神給我特權可以發展學生領袖來幫助這陌生國家,雖然凱琳 一直感謝我的教導、栽培,但我知道您的代禱與奉獻,也參與在她的成長過程中。
那時我告訴該城市的市長,二個月後我會帶一些加拿大職場領袖回來,我們想為這國家前100名的重要人士舉辦「領袖影響力論壇」,我們提供很好的領導力講座,同時也會分享成為好領袖所應需具備的能力與品格。因為我們相信能活出這種生命的力量是源自於個人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我說:「市長你的工作是邀請這100位重要人士前來,我則是把能提供這些幫助的商人帶來。」
台灣學園傳道會於1964年成立,而大使命訓練中心於1974年成立,歷年受訓者來自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澳門等地,至今已經有三十三屆結訓。過去的訓練型態多以講授為主,訓練內容著重於學生事工,在事工技巧上也較強調背誦或制式的回應。隨著時代變遷,學園傳道會的事工愈來愈多元,我們也重新確認新同工訓練所渴望看到的成果。隨著現代人學習和溝通方式的改變,我們更強調以成人式教育及教練方法來教導新同工,並協助新同工更新與未信者的對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