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在我上班的醫院附近開了一家新的藥局,當時他們辦了一個包尿布比賽。我心想,我包了快兩年的尿布,已經駕輕就熟了,如果拿下第一名,可以抱一箱尿布回家,就可以為我們家省下一箱尿布的錢,我越想越興奮,好像尿布已經拿在手上了,所以就請了一個小時的假,前往參加挑戰。沒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竟然沒有挑戰成功。回家前,太太打電話來,當時我人還在藥局,才告訴她我用了一個小時的假,想換一箱尿布,但是失敗了。原本期待太太會覺得我很用心、很有趣,沒想到她竟然回答我說:「那你還不如請假一個小時提早回家。」哇,我原本失落的心情瞬間更低沉了,甚至還感到有點受傷。
搭捷運回家的時候想到婚姻班的講員說:「不能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還有:「一個人不開心,全家不開心,全家不開心,整棟樓不開心,整個社區不開心。」像連鎖反應一樣,真是太可怕了。因為我只能改變自己,所以就決定把失落感交給上帝,決定等一下到家開門的時候,給大家一個燦爛的笑容。結果,原本以為進家門後會被指責或埋怨,沒想到當我深吸一口氣,帶著笑容踏進家門時,我發現大家也都用笑容歡迎我回家耶,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氣氛也完全沒有被破壞,我才知道原來太太說:「不如請假一個小時提早回家」的意思是:她和孩子們都很想早點看到我。
我想,要不是浸泡在小組的氛圍中,聽到怎麼用真理回應每個臨床案例,我應該也無法即時在進家門之前調整好自己。因此我覺得參加小組的好處是:
1、任何情況,改變自己–知道每種情況都是不能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
2、耳濡目染,即時調整–浸泡在小組當中,可以幫助我越來越即時的調整好自己
3、參考情境,思想應用–透過每個禮拜自己的遭遇或組員分享的情況,學習如何應用真理
多年以前,我和太太帶著孩子回家,那天我媽媽向我抱怨生活中的許多事時,太太突然站了起來,很激動地對我媽說:「不要再說了!」,結果不只我媽媽沒有再說了,大家都沒有再說了,空氣也瞬間凝結了。我開車回程的時候,雖然很想講些什麼,但知道這種情況自己甚麼話都不應該講,就不斷的在心裡邊唱詩歌邊提醒自己,不要講話。我很常提醒自己不要講話的時候又講話,但這次我真的沒有講話,我在婚姻班和小組中學到:太太是上帝創造的,所以上帝是原廠,車子壞了要交給原廠修理,我不是原廠,不要自己修理,自己修理的話只會越來越糟。所以這件事就這樣過了。多年以後,我們夫妻應邀分享見證,想到這段往事,才問了太太這件事之後怎麼樣。才知道當年發生不愉快的幾天之後,太太竟然主動打電話跟我媽媽道歉和好。哇!我滿心的感謝原廠,也就是感謝上帝的恩典,保守我當時有忍住不自己修理,更保守我們一家人的關係。所以我覺得參加小組還有第4 個學習是:應用真理,交給原廠–讓上帝來維修。自己能做的,就是繼續用愛澆灌太太。
其實,當年我跟太太快結婚之前,我們的關係有點緊張,太太加入婦女小組尋求改變,太太的行動,也激勵我加入弟兄小組尋求改變。經由在小組裡分享與太太互動時所遭遇的困難,也讓我的情緒得到抒發,可以比較理性面對,同時,小組長也一再教導我學習如何正面回應。比如當年太太覺得我身上有一股味道,幫我買香水,讓我很受傷,但組長卻教我用正面的方式回應太太,說:「謝謝妳這麼重視我,還幫我預備香水」,所以我就開始慢慢調整自己,不要把焦點放在分析對方說話的用意和自己的感受,而是怎麼樣去改善關係。然後小組長也常常鼓勵我要學習說好話,讚美對方,有一次小組一結束我就現學現賣。那一天我去接太太,在樓下等她,她發現我正在看天上的星星,就很好奇問我在幹嘛,我回答說:「妳看!你的眼睛好像星星那樣閃亮喔!」太太聽了就笑了。
隨著孩子長大,我在小組中分享親子關係也比以前多,有次想著,如果我們家女兒長大後一生氣,也像有些青少年跑出去想透透氣,我為了擔心她的安危還要跟蹤出去,不知道追不追的到,怎麼辦呢?小組長的回應是:「那又是一段感人的父愛的故事了。」我想想也是。所以跟大家分享參加小組對我的第5個幫助是:放下憂慮,輕鬆面對–自己輕鬆,家人就不會太緊張。
我在很多方面,都還在不斷的練習和學習,從弟兄們的生命中看見神的工作,我發現一起成長是不孤單的,也是有盼望的,能夠有一群信念相同、使命相同的同伴一起信靠神走天路,還可以影響其他人加入這個行列,真是一件超級有意義和價值的事!
這位弟兄特別請了一個小時的假,去參加包尿布比賽,他原本期待太太會覺得他很用心、很有趣。我覺得他這樣的期待很正常,因為我聽了也覺得他很用心、很有趣。沒想到太太竟然回答他說:「那你還不如請假一個小時提早回家。」這句話先生聽起來,不只潑了一桶冷水,更像是潑了一桶冰水。我想每一位作先生的,聽了都會覺得很沮喪:「我到底要怎麼做你才會滿意?」可是這位弟兄很棒,他馬上想到婚姻班的教導:「我不能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我不能決定太太要怎麼說,但我可以決定自己要怎麼回應。」他馬上把在婚姻班所學的拿出來用,就是「負面情緒,正面表達」他決定把失落感交給上帝,等一下回到家開門的時候,就給全家人一個燦爛的笑容。
弟兄這個學習我也有同感。我記得以前上完婚姻班,覺得這些真理太有道理了,我覺得我們夫妻關係有救了,我們的婚姻一定會越來越好,可是回到家,為了一點小事又發脾氣,剛剛所學的馬上破功。我女兒以前都說我:「你上完課藥效只有48小時,剛開始會很有耐心,48小時後就打回原形。」所以為什麼要參加小組?因為我們需要不斷的操練這些真理,把聽到的觀念,轉化成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才能每次遇到危機,都把它變成轉機,把可能會破壞夫妻關係的危機,轉變成讓夫妻感情加分的好機會。
我們每個禮拜和小組弟兄一起分享彼此的遭遇,可以相互學習、彼此激勵。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麼一點小事,太太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在小組裡聊起來才知道:「喔!原來不是只有我太太在意,而是每個太太都會在意。」或是我們有時候會很困擾:「為什麼太太的想法總是和我不一樣?」在小組聽到弟兄分享才瞭解:「喔!原來每一對夫妻都是互補的。」或是我們有時候會自怨自哀:「為什麼我的婚姻這麼困難?」在小組聽到弟兄分享才發現:「我的問題根本不算甚麼,比較起來我算是很幸福的。」當然,我們不是要比誰比較慘,而是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們學會看太太的優點,而不是只看她缺點,明明她的優點比缺點多很多,明明兩個人可以快樂的過日子,為什麼我們總是對太太的優點視而不見,老是要挑她的毛病,不但破壞關係,自己也變得很不快樂。
這位弟兄分享婆媳衝突的例子,我覺得他真的太有智慧了。一般先生都會覺得,就算媽媽再怎麼抱怨讓大家不舒服,太太怎麼可以這麼衝動,在餐桌前站起來叫媽媽:「不要再說了!」即使要說,也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來說,怎麼會輪到她這個做媳婦的來教訓媽媽?如果我們憑著血氣,一定要當場說她幾句,才能對媽媽有個交代。但我相信這位弟兄,當時一定是被聖靈充滿,才能不憑著血氣和太太發生衝突,而是順服真理「我只負責用愛澆灌太太,修理太太的事,就交給上帝」。事後證明,他的決定是對的,當他嘞住口舌,為自己、為太太禱告,上帝就感動太太,太太隔幾天就主動跟媽媽道歉和好。
先生是一家之主,就像是一艘船的船長,船長要負責掌舵,舵掌的穩船就不會顛頗。如果先生充滿喜樂,情緒穩定,即使家裡遇到大大小小的事,也能從容面對。相反的,如果先生充滿憂慮、焦躁、不安,家裡遇到一點小事,就雞飛狗跳。這時候全家大小,你怪我,我怪你,這個家怎麼會平安喜樂?曾經有一位弟兄常會發訊息給我,他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以跟你聊一聊嗎?」其實這位弟兄很清楚真理,只是靠著自己他做不到,所以我最常做的就是跟他說:「我們一起來禱告!」禱告完以後他就說:「我感覺好多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跟這位弟兄一樣,很容易憂慮,沒辦法輕鬆面對挑戰,這時候我們可以來到神面前,把憂慮交託給神,神就賜給我們出人意外的平安。
他在遭遇困難的時候,為什麼可以和一般男人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因為他不是靠自己,而是透過每個禮拜小組分享,從其他弟兄的經歷中聽到真理,他就帶回生活中應用,慢慢養成習慣。長期浸泡在小組和婚姻班,幫助他克服剛剛所提到的這些挑戰,所以,他可以得著太太的心。
真愛是一種決定,決定對配偶不離不棄、決定以對方的最高利益著想,如此一生一世至死不離的盟約關係,才能讓我們有確據的彼此付出、彼此珍惜。單單有感情、兩情相悅不代表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