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世代的家庭挑戰

學園出版一本書,書名叫做「家庭微習慣」,它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些微小的好習慣,幫助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在孩子小時候就讀這本書,並且照著去做,相信在管教孩子上一定可以少犯很多錯,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3C已成為許多家庭每天都會遇到的難題: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滑手機、打電動,功課總是拖到最後;配偶下班回家後一坐上餐桌,就自動打開電視或手機,連聊天的時間都沒有,越想改變對方,衝突越多。兩位姊妹不約而同來信問到3C的問題,到底該怎麼辦?

 

問題回應 / Eddy

問題一:想與丈夫有一些時間連結溝通,感覺丈夫對手機愛不釋手,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常常表達,丈夫没有回應就會感到失落。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姊妹不喜歡先生滑手機,當你希望和丈夫有連結,他卻專注在手機上,真的會覺得被忽略、很失落,甚至會覺得:「為什麼你一直在滑手機不跟我聊天?難道手機比我重要?」

那男人為什麼喜歡滑手機?我想大部分是因為想要放鬆,或是無聊打發時間,面對太太的指責,他會覺得很委屈:「滑一下手機又沒什麼?為什麼這樣小題大作?」其實癥結點在於夫妻兩個人的需求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相同。我們家以前也是這樣,後來我太太怎麼做呢?我提供給姊妹做參考。

1. 她選擇停止情緒性的攻擊,反而進入我的世界

以前我一直滑手機,太太就會很生氣地說:「你到底在看什麼不該看的東西?看得這麼入迷?」、「我看你是手機中毒、沒救了!」後來太太改變了,她看到我在滑手機,會很溫柔地說:「今天又發生了什麼國際大事,請你這位新聞播報員跟我們講解一下。」或是「什麼內容這麼有趣?也跟我分享一下。」有時候我正在看羽球比賽,就和太太一起看,太太原本對羽毛球一點興趣也沒有,可是跟著我看了幾場比賽以後,她也覺得羽球比賽很刺激,我們就有更多共同的話題。

2. 她會主動安排共同活動來取代手機

現在太太看到我滑手機,她不像以前一直唸我,她會很有智慧讓我放下手機。比如說,她知道我手機有裝APP記錄每天走路走幾步,她會說:「來,你今天應該還沒走一萬步,我陪你出去走路散步,幫你達成目標。」於是我們就到附近公園一面走一面聊天,我陪她聊天,她陪我達成目標走完一萬步,我們兩個人都得到滿足。

3. 她願意接納我的軟弱,成為我的幫助者

其實我也知道自己的眼睛視力不好,不應該長時間看手機,可是就是改不掉這個壞習慣。以前太太一直碎碎念,我不但沒有停下來不看手機,反而更想用手機來逃避她。現在太太改變態度、改變做法,她的溫柔提醒,成為我最好的幫助。

所以,我給這位姊妹三個建議:

  1. 避免情緒化的指責,試著進入先生的世界

  2. 主動安排你們都能享受的活動,創造連結

  3. 接納先生的軟弱,用愛來幫助他

當你願意這樣做,就不再是和手機「搶老公」,而是和先生一起走在愛的路上。

問題二:國一的兒子每天回家就是打電動、看電視,完全不做功課,請問如何在不惹兒女的氣跟管教中取得平衡?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我想孩子喜歡打電動,花很多時間上社群媒體,甚至追劇,影響念書寫功課,幾乎是每個家庭共同的問題,也是每位做父母所要面臨的挑戰,我們有經驗的父母都知道,光靠「罵」和「禁止」很難改變孩子的行為,反而常常讓親子關係變得很緊張。這位提問的父母很棒,他知道「不惹兒女的氣」跟「管教孩子」這兩件事要取得平衡?我們先來談幾個基本原則,再試著建議一些實際的作法。

1. 不惹兒女的氣,不是「不要惹他生氣,所以什麼都不管」,而是不要有情緒

有情緒的時候自己先安靜,然後不要否定孩子,針對事情不要針對人,也不要拿他跟別人做比較,比如對孩子說:「妹妹比較乖,你都不聽話」。

2. 父母有責任管教孩子,不能放任不管。那要如何管教呢?有三個原則:

(a) 管教,不是因為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期待,而是為了塑造孩子的品格,所以我們需要溫柔又堅定地設立界線。
(b) 管教不只是責備,而是在於「訓練」。不能只說:「你怎麼都不讀書」,而是要教他「怎麼管理時間」、「怎麼為自己負責任」。
(c) 我們教導孩子,自己也要成為榜樣,不能要求孩子不要上網打電動,自己卻同樣拿著手機不放下來。

實際作法有一些建議,我舉幾個例子提供參考:

  1. 設定每天、或每週固定的時間才能打電動、或上網,然後規定好可以用多久,時間到的時候用鬧鐘提醒,如果孩子說:「再五分鐘就結束了」,可以給他恩典,但就站在旁邊等他結束,因為你離開再回來,他可能又要求再多五分鐘,與其讓孩子一再拖延把你激怒,不如你就在旁邊溫柔堅定地等他結束,慢慢養成他遵守規定的習慣。
  2. 你們夫妻可以陪孩子打電動,或陪他看影片,不是只要求他順服,可以進入他的世界增進親子關係,如果影片中有不正確的價值觀,也可以機會教育,在影片結束以後,花幾分鐘和孩子談一談你們所看到的內容。
  3. 即使你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孩子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慢慢調整、改變自己,這時候,孩子很需要我們做父母的持續為他禱告,如果他願意,我們也可以和他一起禱告。

上面的建議都來自一本書,書名叫做「家庭微習慣」,它會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些微小的好習慣,幫助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女兒現在已經成年了,如果時間可以重新來過,我可以在孩子小時候就讀這本書,並且照著去做,我相信在管教孩子上一定可以少犯很多錯,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所以我真心推薦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去買這本書來看。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家庭婚姻

改變,讓婚姻成長

以前我們夫妻好像各走各的,也就是說我們都曾經各自在工作的專業上努力地挖寶藏,但夫妻的心靈卻是分開的、沒有交集的。現在我才明白,神透過我的妻子,這位與我迥然不同的可愛女人,幫助我把神的生命活出來,並且我們一起可以去幫助更多的人活出神的生命,原來這才是神要給我們的寶藏!

繼續閱讀 »
家庭婚姻

外遇中男人相信的謊言

真愛是一種決定,決定對配偶不離不棄、決定以對方的最高利益著想,如此一生一世至死不離的盟約關係,才能讓我們有確據的彼此付出、彼此珍惜。單單有感情、兩情相悅不代表是真愛。

繼續閱讀 »
家庭婚姻

幸福在轉角

我要向神和被我傷害的人請求饒恕,然後我也必須學習饒恕。我犯了錯得罪了神,傷害了家人,我當然要請求原諒,感謝神!祂並不會看我犯了什麼罪,而是看我願意認罪悔改的態度,上帝立刻並且完全的饒恕我,而我的家人也因為有上帝的愛而願意饒恕我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