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彼此相愛

心好男人

經驗禱告所帶來的平安

太太雖然接受我是孩子的父親,但她還不能接受復婚,因為在她記憶中,我好像全身都是刺,講話都會傷害她。我也反省自己,以前我對身邊親近的人都會很不耐煩,後來我在婚姻班學到,我不能要求別人改變來配合我,而是我要改變自己的態度。當我不再急著表達自己的情緒,願意更多的傾聽,我和太太的溝通就越來越好。

部落格

愛你不完美的家人

爭執過後,先道歉的人是媽媽。媽媽對孩子總是有更多的愛、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更能拉下臉來溝通、和好,更能放下自己以成全大局。孩子總愛留在原地計較誰對誰錯,卻沒看見媽媽早已往前跨了一大步,用愛攻下是非的山頭。

心好男人

太太的愛使我變柔軟

除了讚美與肯定,太太對我也非常的包容。如果她做錯一點事情,我就會一直唸她,可是我做錯事的時候,她不會抓住機會反擊:「你看,你為什麼都這樣?」反而會說:「沒關係啦,人都會犯錯嘛,你也不要太在意。」

部落格

陽台上的小板凳

因為自己今天起得晚,本不想禱告,但因兒子的貼心之舉,提醒了她要常常磚告、不可倦怠,於是,媽媽放下手邊的碗盤,走入陽台,坐下禱告。哪怕家人都已起床,難享安靜專注,也不要放棄與主親近的片刻。遲了,不表示可以缺席。

部落格

陪你走到校門口

放手,是養兒育女之必然。然而,屬神的母親不會只停留在放手,而會在鬆開自己的雙手之後,再把孩子交付在神的大手之中。放手,不只是因為放飛的時間到了,或為謀取個人更多的自由時間;放手,是為了讓神來做,讓孩子親身經歷神的引導,讓父母的神成為他個人的神。

部落格

體驗上帝的愛

我的家庭與成長背景,使我很難相信、接受「上帝愛我」這個聖經的真理。成為上帝的兒女很多年了,「上帝愛我」這寶貴的偉大真理我熟悉,但常常這不是我親身體驗、感受到的事實。

部落格

感恩的深度

原來,感恩無關乎自身的得與失,乃在於神的賞賜與收取。
原來,感恩是以敬畏的心領受,讓天父保存那些我測不透的問題,而非讓太多的「為什麼」發酵成心中的苦毒。
感恩,就像容器上的刻度;容器越深,刻度越多。深願這容器是我的生命,盛滿對神的頌讚和自知不配的謙卑。

部落格

神眼中真正的強者

西方成功學之父撒母耳‧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說,節制是「品格的精髓」,是「克制慾望,將那些慾望置於高尚的道德力量控制之下」,「正是這種自我控制能力才真正區分了物質生活和道德生活,也正是這種自我控制能力構成了品格的主要基礎」。

部落格

疫情住院記

人被看不見的事物所左右,影響,病毒細菌如此微小,卻癱瘓了我們整個身體,帶來致命的危機。
我們像被強制按了暫停鍵,拉到另一個戰場上,跟看不見的敵人搏鬥,肉體雖然痛苦,靈裡卻是清醒的,主的平安一路同在,我心深可印證。

部落格

圍城裡的亮光

我趁著家人還在熟睡的清晨,起來禱告。兩個年幼的孩子起床後,我便難有片刻安寧。在我披上媽媽的戰袍之前,我要先來到天父面前,享受做祂的女兒。即使早起已成習慣,每天定時起床仍非易事,但美好的事物需要付出代價,何況是親近神這至高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