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化解太太與父母的衝突
丈夫夾在太太和爸媽之間,的確也是很大的困擾。第一個重點就是:「我不能改變別人,我只能改變我自己」,我希望太太跟媽媽能夠好好相處,可是我沒有辦法改變他們彼此的行為態度,我也不能強迫他們要彼此相愛,我只能改變我自己,我只能思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可以做什麼?」
我真的一定要把我面對性欲的掙扎說出來嗎?
我不能想辦法自己與之抗戰嗎?我不能就把這件事當作我和上帝之間的祕密嗎?
面對羞恥感的掙扎,會使我們更加不顧一切地想要自己解決。所以我們需要了解這種感受到底從何而來。
羞恥感驅使我們進入孤立的處境,並讓我們相信自己一個人待在那裡比較安全。
妳聽到的這些聲音,就是羞恥感。如果妳相信這些謊言,要妳把掙扎講出來,就真的很困難。
羞恥感讓妳不能去向人求助、也無法找到能支持妳的人際關係。
向人坦誠自己,是在情緒及靈性上得醫治的第一步。聖經稱這樣的敞開為「認罪」。
讓我們把「認罪」想成是生病的時候選擇去看醫生。妳需要幫助、妳也想要好起來,但妳必須先誠實地說出妳怎麼了。
認罪就是坦誠,是得醫治的基礎。但妳也不用在教會裡、或在營火晚會時,站起來告訴所有人。妳只需要告訴一個妳信任的人。
如果妳不確定要找誰說,請考慮以下兩點:
耶穌希望透過我們的彼此相愛,讓世人認識到祂是誰。所以當妳在思考要向誰坦誠自己的掙扎時,找一位認識耶穌的人,就是相當合理的選擇。找一位成熟的基督徒,使妳能確信她是在幫助妳走向那能醫治妳的神。
上帝希望妳知道醫治也存在於真誠的人際關係中。去參加匿名團體,一股腦地傾訴出來,感覺是滿好的沒錯;透過書寫也可能會獲得淨化的感受。但在真實的關係裡,妳會更多感受到神希望妳體驗到的接納。
如果現在妳的生活中沒有完全符合以上敘述的人,而妳還是願意嘗試分享,請向那讓妳有安全感的人敞開妳的全部,而不只是定期去找她「告解」而已。
總之,你選擇的傾訴對象必須要關注妳的未來,而不只是妳的過去。
前面提到羞恥感可能會戰勝親密感,然而,恩典也能戰勝羞恥感。簡單來說,恩典就是得到我們不配得到的好處。
恩典看見了我們全部的醜惡與破碎,卻仍告訴我們:「來得盼望和醫治吧!」
如果不坦誠認罪,這個謊言就會在妳腦中不斷重複地說:「他們要是知道真實的妳,他們就不會愛妳、也會希望妳不要再出現在他們的生活裡了。」
不肯與人面對面地坦誠自己,妳便不能體會到神希望妳去經歷的接納、及無條件的愛。
在本專欄的第四篇文章中,海蒂分享了她面對掙扎產生的羞恥感。而她的轉捩點始於向父母坦白。
「高中畢業前,因為聽到其他人的故事,神便給了我勇氣,去向父母坦承。我還記得當時我以為我死定了。但我沒死。他們一點都不訝異地聽完了,還繼續愛我。
當晚我在日記寫下的第一句話是『今天我終於自由了。』
不是因為我不再做那些事了,而是我讓他人看見全部的我,他們卻還是愛我。
我終於不再有罪惡感和羞恥感、也不再相信『我很骯髒』的謊言。」
向朋友們坦白自己,是我做過最可怕的事之一。但我如果沒有這麼做,我便不會知道原來我可以脫離上癮行為、得到自由。
多年來我一直很懼怕「認罪」,卻不知道這才能使我得自由。
也許這正是妳的處境。
妳想要「自救五步驟」、或「得自由懶人包」這類東西,可以讓妳自己解決困境。
但是呢,沒有這回事。
有可能妳找到的第一位並不是適合的對象。但不要放棄。即使需要經過一些嘗試,妳還是一定要找到在妳生命中可以讓妳完全敞開傾訴的人。
無論要花多少時間、多少力氣,妳都是值得的。
丈夫夾在太太和爸媽之間,的確也是很大的困擾。第一個重點就是:「我不能改變別人,我只能改變我自己」,我希望太太跟媽媽能夠好好相處,可是我沒有辦法改變他們彼此的行為態度,我也不能強迫他們要彼此相愛,我只能改變我自己,我只能思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可以做什麼?」
無論我的人生是否順遂,婚姻是否幸福,孩子是否聽話,財務是否無虞,都不影響上帝的信實、良善並祂對我的計畫。祂已經把最好的一切給了我,那就是基督,並基督在十字架上所給我的救恩,使我得著自由、新生與喜樂。
今年在結婚週年,我寫給一段話給太太:「感謝神!在我不認識祂之前就已眷顧我,31年前,就把極美麗善良的妳許配給我。謝謝妳不離不棄的陪伴這位不成熟的男人,也一直守護著這個可愛的家庭。願神再多給我們多一點時間在世上相愛,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來回饋妳的愛!」感謝神,我們從來沒有想到能在50歲以後,在人生的下半場,經驗到比以前更精彩、更甜蜜、豐盛又喜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