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dTools 讓你輕鬆與人聊耶穌
在 GodTools,我們其實並不是想要推動人們去『談論宗教』。我們想談的是『有關於耶穌的對話』。我們希望他們能夠親自分享福音如何真實地影響了他們的生命。所以我們建議大家以溫柔與尊重的態度來引導對話。
國中時我就立志不在婚前發生性行為,因為我不願意違背基督信仰在這方面的原則。我希望依循我從聖經學到的標準而活,不要把我自己隨便地給出去。
但一切都在高中時改變了。那時候我和一個算是基督徒的人約會。
一開始他也很尊重我的界線,各方面看起來都沒問題。但是漸漸地,他開始想要有更多性方面的舉動,幾個月後,我們就發生性關係了。
我覺得是我對他妥協了,所以我有很沉重的罪惡感和羞恥感。我破壞了我對自己和對上帝的承諾。
我覺得我想要做上帝認為對的事,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我繼續和我約會的對象發生關係。
我很害怕跟他分手,因為我覺得自己是已經損壞的物品,不會有人還要我的。所以我說服自己必須和這個人結婚,上帝才會覺得我做對了。
我從小就在教會長大,所以我早就知道當我們沒能遵行上帝的標準時,祂仍非常願意饒恕我們。
可是我做出這種貶損自己的行為,卻讓我覺得在上帝面前無地自容,只能躲起來。
過去我讓自己、也讓他人以錯誤的方式使用我的身體時,我覺得自己很髒。我也知道我不可能讓自己變乾淨,所以我只好繼續做那些錯誤的事。而終究我發現到我完全錯失了基督徒生活的關鍵。
真理是只有上帝能挪去我自覺污穢的感受,早在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之際,上帝就已經成就一切了,我的污穢與耶穌一同被帶進墳墓裡了。這就是上帝向我們施恩典的實際行動。是祂的恩典使我得潔淨、是祂的恩典讓我不必再躲藏。
(關於上帝的恩典使我們得潔淨,請看「你想親自認識神嗎?」)
但妳可能會想,如果是妳自己選擇要忽視上帝的標準,祂怎麼還會饒恕妳、接納妳呢?關於這點,聖經有非常清楚的答案。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8-9
上帝並不依據我們是否有能力順從祂的命令,來決定要接納或拒絕我們。祂對我們的接納,向我們表達出祂的恩典。
在本專欄的第五篇文章中,作者潔西卡描述了向上帝坦誠及信任他人,便能敞開那扇通往恩典的門,而恩典就是上帝無條件的接納與愛。
這恩典是上帝正在等待妳來領受的一份禮物。就像生日禮物一樣,妳接受了,那才屬於妳;同樣的,妳也要願意接受上帝的愛及接納。
這是什麼意思呢?每天我們照鏡子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做一個選擇:我是我所犯下所有錯誤的總和、或者我是完全被上帝接納的孩子。
過去我讓自己、也讓他人以錯誤的方式使用我的身體時,我覺得自己很髒。我也知道我不可能讓自己變乾淨,所以我只好繼續做那些錯誤的事。而終究我發現到我完全錯失了基督徒生活的關鍵。
真理是只有上帝能挪去我自覺污穢的感受,早在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之際,上帝就已經成就一切了,我的污穢與耶穌一同被帶進墳墓裡了。這就是上帝向我們施恩典的實際行動。是祂的恩典使我得潔淨、是祂的恩典讓我不必再躲藏。
(關於上帝的恩典使我們得潔淨,請看「你想親自認識神嗎?」)
我們先得要接受上帝白白給我們的饒恕,才能放下過去、進入嶄新的未來。
許多面對性掙扎及羞恥感的人會發現,無論他們遭遇的是什麼,他們最不能原諒的人,就是每天早晨在鏡子裡看見的那個人。
我很誠實地向上帝坦承了我的性掙扎。我後來也和當時那個男朋友分手了,因為我知道繼續在這段關係裡,我們就會繼續發生性行為。
但我從未原諒自己。我把自己看作是已經損壞的物品,不再配得愛。
我相信我會一輩子單身,那是我應得的懲罰。我活在深深的羞恥感裡。
理智上我知道上帝已經饒恕我了,但在日常生活中我絲毫沒有這樣的體會,因為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我需要知道的是,恩典就是我不配得到的專寵。我一點都不配。
如果我得要好到一個程度才能擁有,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如果妳信任的人錯待了妳,妳就很有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並且在靈裡帶著苦毒及忿恨,這是很正常的。
但是不願饒恕人的結果,就是妳會被苦毒綁架、成為人質。
這就是妳如何饒恕傷害妳的人的第一步:選擇去饒恕那些錯待妳的人,會讓妳突破枷鎖、重獲自由,也使妳的心開始得到醫治。
不願饒恕上帝、自己、和他人,就是在囚禁自己。但當妳學著去饒恕,妳會開始體驗到自由。
妳有不想饒恕的人嗎?
請想想以下幾類人:
妳也可能對人有與性無關的苦毒,但這也影響了妳的性整全。很多時候這牽涉到更深層的議題,而且通常發生在妳的原生家庭裡。
請想想以下例子:
上述經驗都會使我們嘗試用錯誤的方式,在錯誤的地方尋找愛。
我們在尋找可以治療痛苦的藥方,而不是健康的親密關係。這會強化我們對性的渴望,讓我們感覺不得不照做。
這也就是為什麼性成癮的人也常有深沈的怒氣。
饒恕那些造成妳痛苦的人,就是在打破痛苦對妳的轄制。
饒恕不是為已經發生的事找藉口、大事化小、或合理化,也不表示一定要恢復關係。
饒恕是去看見並認知已鑄下的錯誤為何,然後選擇放棄妳為加害者判刑的權利。
將這樣的權利交還給上帝,祂比妳更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人。

在 GodTools,我們其實並不是想要推動人們去『談論宗教』。我們想談的是『有關於耶穌的對話』。我們希望他們能夠親自分享福音如何真實地影響了他們的生命。所以我們建議大家以溫柔與尊重的態度來引導對話。

我們知道耶穌可能是最偉大的故事講述者。他用簡單、切合時宜的故事,透過我們所知的比喻來傳達他的觀點。那份真理的衝擊力和力量,比起更直白的表達方式,更能深深打動他的聽眾——以及所有閱讀他話語的讀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