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約西元前1446年,以色列人昂首離開埃及去尋找上帝的應許之地。他們停在西乃山,當上帝與摩西,這位以色列的領袖說話時,在那裡上帝的同在臨到他們、與他們同住。藉著山上地裂天崩與煙硝瀰漫的奇景,以色列人對神同在的事實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西乃山上,神告訴摩西祂的同在會與以色列人一同前行、離開西乃山,進入應許之地。祂向摩西啟示一種「移動式聖殿」,稱之為會幕,可以用來盛載祂的同在。
因此,使這漂流民族與世上萬民有所區別的,是因為上帝的同在與他們一起漂流。他們將會以「神同在的百姓」聞名。在出埃及記40:35,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摩西不能進會幕,因為雲彩停在其上,並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會幕總是像這樣充滿神的榮耀嗎?不,這樣的現象只出現在會幕完工後的啟用大典中。
會幕就像是一個「移動式聖殿」。它就像是一個巨型的帳篷。上帝在以色列中的居所,以這樣機動的形式大概有450年之久,直到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才擁有一個更為永久的建築物,一棟真正的聖殿。我們等等會來看。
時間來到西元前九百八十年,神告訴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建造神在他百姓中永遠的居所,就是聖殿。所羅門便著手建造,而在完工之日,或可以說是獻殿之日,那個奇妙的現象再次發生—聖殿超自然地被神的榮耀充滿 (歷代誌下7:1~3)。再一次,每個人對神榮耀充滿聖殿的印象是無庸置疑的。
「所羅門祈禱已畢,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因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耶和華殿,所以祭司不能進殿。那火降下,耶和華的榮光在殿上的時候,以色列眾人看見,就在鋪石地俯伏叩拜,稱謝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歷代誌下7:1~3)
耶路撒冷的聖殿是以色列的核心象徵,那些忠心的猶太人一年都會前往那裡好幾次。那不只是神在他們當中的象徵,那真的是神所居住的地方。
幾百年後(大約西元前六百年),因為以色列長期對神的悖逆,他們終究因著巴比倫的入侵而流亡。耶路撒冷被蹂躪,而所羅門聖殿被拆毀。在流亡期間,那些傳道者,被稱為先知,告訴以色列人有朝一日他們終會歸回這片土地。他們會再次體驗神同在的喜樂。果不其然在七十年之後,以色列人得以回歸故土以色列地。他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重建聖殿,恢復那神同在的象徵。
於是他們重建聖殿(現在大約是西元前五百二十年),但資源非常稀少。和過往的金碧輝煌相比,這間聖殿真是其貌不揚。無論如何,他們就像所羅門一樣,將新的聖殿獻給神。結果,卻什麼也沒發生:沒有火光、沒有煙霧瀰漫、沒有任何一點跡象。這樣的失望,伴隨著更多先知們宣揚的信息,引發了人們心中的期待:將有另一個聖殿要來到。那是一個未來的聖殿,比所羅門所蓋的更加輝煌。當彌賽亞來臨時,他會是那一位重建聖殿的人,而且神的靈會在那時傾洩而下,超越人們所經歷所想像的。(約珥書第二章)
我們現在快轉到西元後三十二年。以色列再次落入外邦強權的統治,就是羅馬帝國。此時,耶穌,那位彌賽亞,來臨、被釘十字架、然後復活了。許多人大概在懷疑:如果他真是彌賽亞,那為什麼沒有新的聖殿?為什麼以色列沒有被解放?為何神的靈沒有像先知所預言的那樣傾倒而下?現在,讓我們回到這段經文:
「於是選舉兩個人,就是那叫作巴撒巴又稱呼猶士都的約瑟,和馬提亞。眾人就禱告說:主阿,你知道萬人的心,求你從這兩個人中,指明你所揀選的是誰,叫他得這使徒的位分,這位分猶大已經丟棄,往自己的地方去了。於是眾人為他們搖籤,搖出馬提亞來,他就和十一個使徒同列。」(使徒行傳 1:23~26)
這是使徒行傳第一章的最後幾節經文,時間點是緊接在耶穌的死裡復活之後,門徒們在抽籤決定誰要取代猶大。這在當代是很普遍的方式,來分辨上帝心意為何。接著我們來到使徒行傳第二章,在這裏,上帝的靈如消防栓被打開一樣灌注而出。在場的每一個人開始作出不尋常的舉動、而旁觀者則認為他們都瘋了……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使徒行傳2:1~4)
從使徒行傳這裡開始,你將會發現一個全新的動態:他們不再需要用抽籤來尋求神的引導,而是聖靈主動地使神的百姓跟隨祂。而所有跟隨基督的人—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都被聖靈充滿。「末後日子」使徒行傳而五旬節的聖靈澆灌證明了這點。但你一定也會有一個很大的疑問:那麼彌賽亞到底要在哪裡建造榮耀的新聖殿,好讓祂可以再次與我們同住呢?
保羅,這位最新加入行列的使徒,透過這段經文解答了這個疑惑:「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哥林多前書6:19)上帝內住在你裡面,祂的聖靈就在你裡面。
溝通不是要說服對方,而是要彼此接納。當我們表達完自己的意見以後,如果太太不接受,我們就完全接納。這些觀念都很容易理解,但現實生活中卻不容易做到,所以弟兄需要一群屬靈同伴,大家彼此鼓勵,彼此勸勉,然後一步一步學習改變自己。
聖經教導我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沒有「愛」就先不要說。所以如果太太說話難聽刺耳,我們可以選擇不受傷,然後冷靜柔和、幽默回應,同時也思考我是否真的聽懂理解太太想表達的意思?有沒有需要道歉或是改變的地方?